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第7期文章
  • 从络病论治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中医药从络病论治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应用通心络胶囊,对照组50例应用盐酸氟桂嗪胶囊,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药从络病论治偏头痛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其疗效明显优于盐酸氟桂嗪.......

    作者:杜彦侠;杨立波;马静;杨超 刊期: 2011- 07

  • 电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痉挛性偏瘫患者H波及M波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痉挛性偏瘫患者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4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分别采用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及电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电图H波、M波大波幅及H波/M波大波幅比值的变化情况,作为判定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变化的客观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2个疗程(28d)治疗后H/Mmax均降低,且治疗组H/M......

    作者:樊留博;马利中 刊期: 2011- 07

  • 中药逆转胃癌多药耐药作用的研究进展

    多药耐药(MDR)是导致胃癌化疗失败和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中药作为天然的MDR逆转剂已经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现从中药逆转胃癌多药耐药的相关机制出发,总结国内外中药有效成分逆转胃癌多药耐药作用研究进展,期望对进一步的研究有所帮助.......

    作者:秦风霞;霍介格;王小宁 刊期: 2011- 07

  • 中药及中药有效成分对表观遗传作用的研究进展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表型或基因表达的遗传变化,已成为生命科学中普遍关注的前沿领域,而中药复方及其有效成分对表观遗传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中药可以作用于表观遗传的多个环节,以调控基因转录及其表达.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药的作用靶点及其机制,因此对近年来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徐莉;谢冠群;温成平;范永升 刊期: 2011- 07

  • 陈颖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思路和方法

    介绍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陈颖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思路和方法.其治疗思路是:病证结合,首重主症;权衡邪正,不忘活血;其治疗方法是:活血理气治痛经-阶段疗法;消症散结治癥瘕-综合疗法;补肾祛瘀治不孕-分步疗法.文章结合验案,说明此方法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蔡宇萍;曹佃贵 刊期: 2011- 07

  • 应用分类算法研究中医证候的思路与方法探讨

    文章介绍了分类算法的应用背景,从中医现代中医诊断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分述分类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意义,针对目前研究现状提出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认为进一步研究应循序渐进,在对数据挖掘中的分类技术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先进行二分类研究,再逐步扩展进行多分类研究.结合具体样本数据集,对于每一个数据集分别用数据挖掘中的种主要的分类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分析比较各种算法的特性,为更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借鉴.......

    作者:陈淑慧;陈耀龙;梁伟雄 刊期: 2011- 07

  • 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可以同时达到现代医学的疾病诊断标准,同时又能充分体现中医辨证特点的新型动物模型,对于中药新药创制和疗效判定以及中医证型的本质阐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2型糖尿病为切入点,探讨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方法,提出了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作者:吴晏;韩静;郭淑贞;王伟 刊期: 2011- 07

  • 中医色诊客观化研究进展

    总结中医色诊客观化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进展.阐述色诊的色部定位方法、医学图像分析技术的新进展、色诊客观化实验所使用仪器设备和实验结果,提出了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作者:郑冬梅;戴振东;王鸿谟 刊期: 2011- 07

  • 从证的基本特征看健康状态辨识

    辨证是健康状态辨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证的基本特征对充分认识健康状态辨识的内涵具有重大意义.文章讨论了证的整体性、稳定性、动态性、模糊性、错杂性、隐匿性、缓急性以及人体性8大特征,阐述了证的基本特征与健康状态辨识内涵的关系.......

    作者:李灿东;甘慧娟;俞洁;鲁玉辉;杨朝阳 刊期: 2011-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