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失眠的诊断与中西医治疗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心理疾患,长期失眠会给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现代社会失眠的发病率日益增加,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威胁.文章对失眠的诊断、治疗及中医辨证施治等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以期能为失眠的诊治提供帮助,从而改善患者的睡眠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晓东;时晶;杨益昌;龙子弋;苗迎春 刊期: 2011- 11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药研究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受损,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中医认为其基本病机在于肾虚,肾不藏精、生髓,髓不化血,强调“以肾为本、从肾论治”,临床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满意,文章就再生障碍性贫血从肾论治的中医理论基础、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赵宗江;张新雪 刊期: 2011- 11
-
近三年痹祺胶囊临床及药理研究进展
文章总结近3年来痹祺胶囊的临床应用和药效研究进展.单独使用痹祺胶囊治疗的疾病种类主要有:第三腰椎综合征;腰肌劳损;椎动脉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重度腰腿痛等.痹祺胶囊联合其它方法治疗的疾病种类主要有:联合理疗、按摩等治疗纤维肌痛症、内服外敷治疗骨关节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配合牛膝治疗足跟痛症;联合泼尼松治疗风湿性多肌痛;综合疗法治疗关节痛等.药理研究主要有:全方......
作者:刘玉璇;刘文伟;赵宇;王丽萍 刊期: 2011- 11
-
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注射剂研究中的应用
文章通过1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检索和归纳,回顾了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注射剂中的应用情况,肯定了指纹图谱技术作为中药注射液在研发过程中的检测和评价方法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同时提出了该技术在中药注射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后续开展新中药注射剂的开发及进入国际化市场提供借鉴和理论指导.......
作者:闫杨杨;潘彦舒 刊期: 2011- 11
-
近10年补肾方药延缓衰老实验研究述要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逐渐增多,延缓衰老成了许多医学研究重点,中医理论认为肾虚是导致衰老的主要原因,“肾虚衰老”学说是中医衰老理论的基础.文章就近10年来补肾方药在延缓衰老方面的实验研究予以综述.......
作者:王正引;张小如;梁海凌 刊期: 2011- 11
-
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进展
文章着手于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现状,从四诊信息采集、证候群特异性生物学基础研究、中医证候模型的建立以及证候辨证方法客观化4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四诊信息客观化是中医证候客观化的前提;系统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证候生物学物质基础的探索提供了可行条件;方证结合和建立证候动物模型是证候研究的重要突破口;复杂系统理论为辨证客观化提供新方法.证候客观化研究应当从中医整体性出发,多学科交叉共同参与.......
作者:赵瑜;彭景华;冯琴;胡义扬 刊期: 2011- 11
-
证结构研究的方法学思考
文章对近年关于证结构研究的部分观点提出新的思考:①证的结构无“显”与“隐”之分,病的机与证也不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②将证“分解”为“证素”、“机素”、“机元”等“小单元”,是由逻辑学错误产生的伪概念;③中医不应丢掉辨证谈“体质”;中医证结构包括“体质”,“中医体质分类”实际上只是几种常见证的列举.......
作者:王强;刘刚 刊期: 2011- 11
-
“中药化学-药效学-药动学”三维立体系统筛选复方有效组分群的思路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的筛选方法一直是人们探讨的热点,笔者阐述了中药复方有效组分群的定义,分析了有效组分群筛选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药化学-药效学-药动学”三维立体系统筛选中药复方有效组分群的方法,并从二维良性互动为出发点,以综合评价为目标进行阐述,“三维立体系统研究”随着生命科学及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经过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生物药剂学等学科多年的基础研究,在理论和技术上等已为中药研究过程中新理论......
作者:颜苗;李焕德 刊期: 2011- 11
-
认知医学——论证中医有效性的新型方法论
随着认知科学的迅猛发展,用认知理论来解决循证医学无法解决的医疗问题成为了可能.2001年,有学者首次提出了认知医学的概念.与循证医学相比较,它更适应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可能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主流.同时笔者也欣喜的发现中医学的治疗特点更适应这一新兴的医学概念和评价体系.认知医学的诞生也为更科学的评价包括中医在内的辅助或补充医学治疗效果提供新的可能.文章将对认知医学的发展做简要的介绍,......
作者:王冠梁;刘星;董志勇;朱德增 刊期: 2011- 11
-
不同疾病的中医病理特点和易患因素研究
通过对近年来不同疾病的证及中医病理特点研究的回顾,提出:①不同疾病的基本病理特点、证的兼杂规律及演变趋势、不同疾病的中医易患因素是本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②研究对象不能仅限于西医的病,也应包括中医的病;③遵循中医的思维规律在本领域研究中依然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李灿东;陈妍;俞洁;吴同玉;闵莉;李旻 刊期: 2011- 11
动态资讯
- 1 怒、焦虑、抑郁情绪在122例新发Graves病治疗前后的变化
- 2 基于运气学说探讨丁酉年肝纤维化的综合防治规律
- 3 多发性硬化缓解期中医补肾为主减少复发
- 4 复方六月青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的研究
- 5 补中益气汤加味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 6 温郁金醚提物中二萜类化合物C体外对人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 7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
- 8 刘景源教授辨治胃脘痛经验述要
- 9 复方人参增氧分散片的成型工艺研究
- 1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证治研究述要
- 11 经方中病反应探讨
- 12 从季节时令探讨过敏性鼻炎发病与松果腺-褪黑素的相关性
- 13 基于术数阴阳及气论阴阳探讨阴升阳降的科学性
- 14 IgA肾病从风湿证论治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
- 15 中医药干预缺血性中风病3年随访结局评价
- 16 多元统计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 17 开郁三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体会
- 18 缺血再灌注损伤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基因Bcl-2、Bax的表达及黄芪多糖干预研究
- 19 土家族抑制肺癌药物规律文献研究
- 20 近50年《伤寒论》研究论文调查的两个比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