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吉兰-巴雷综合征急性期湿热证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关系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急性期湿热证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关系.方法:对GB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为湿热证组和非湿热证组.对两组分别进行植物神经功能、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的测定.将实验数据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湿热证组和非湿热证组植物神经兴奋类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两组之间植物神经兴奋类型亦有差......
作者:贲莹;高长玉;刘桂宇;王彩娟 刊期: 2008- 01
-
独一味胶囊治疗69例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
目的:客观评价独一味胶囊治疗痛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从2006年4月至2006年8月共纳入病例数108例,其中试验组(独一味胶囊)69例,对照组(田七痛经胶囊)34例.月经前4天始服,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进行原发性痛经症状评分.结果:试验组临床治愈20例(28.99%),显效14例(20.29%),有效28例(40.58%),无效7例......
作者:朱崇云;林海蕤;毛惠 刊期: 2008- 01
-
温胆汤改良方对Alzheimer病细胞模型JNK、c-jun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温胆汤改良方含药血清对AD细胞模型JNK、c-jun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经老化处理的Aβ25-35(终浓度为5μmol/L)与NG108-15细胞共同孵育24h建立AD细胞模型,运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以温胆汤改良方含药血清作用于AD细胞模型,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p-JNK、p-c-jun蛋白的表达.结果:温......
作者:胡慧;王平;胡亚萍;石和元;孔明望;刘萍 刊期: 2008- 01
-
血塞通对兔下肢缺血再灌注自由基信号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塞通对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和电子自旋共振捕集技术(N-tert-butyl-2-phenylnitrone,PBN)观察兔下肢缺血再灌注时出现PBN-自旋加合物信号.结果:该信号强度与缺血时间有关,缺血4h再灌注时的信号明显强于缺血2h再灌注;血塞通对该自旋加合物信号有明显猝熄作用.结论:血塞通对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继前;安荣姝;尚宪荣;曹建春;曹刚;陈朝晖 刊期: 2008- 01
-
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快速提取及测定研究
目的:研究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快速提取及测定.方法:采用正交实验用ASE300快速溶剂萃取系统进行提取方法的研究;用HPLC法进行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60:40:0.2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为41℃.结果:采用酒精度50%、提取1次、提取温度70℃以及提取时间为20min/次的快速提取方法优,可以很好地提取淫羊藿中淫羊藿苷,提取率......
作者:姜宁;刘晓鹏 刊期: 2008- 01
-
穴位埋线及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穴位埋线及中药复方对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P)的机制.方法: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模型,经治疗16周后,测定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尿微量白蛋白(UAE)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指标.结果:模型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血浆ET、UAE含量升高,ISI、血清NO降低;经治疗后,ET、UAE明显降低,ISI、NO明显......
作者:罗雄;凌湘力 刊期: 2008- 01
-
大黄乳酸菌素分散片的研制
目的:筛选大黄乳酸菌素分散片的制剂处方.方法:以崩解时间为指标,考察不同种类的辅料及用量,确定佳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结果:选用适量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与羧甲基淀粉钠(CMS-Na)为崩解剂,微晶纤维素为稀释剂,海藻酸钠为溶胀辅料,硬脂酸镁为润滑剂,80%乙醇为润湿剂,采用内加法,湿法制粒.所制得的分散片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分散片的标准.结论:本法研制的大黄乳酸菌素分散片处方合......
作者:许汉林;邵继征;陈军;孙芸;张赤志 刊期: 2008- 01
-
晁恩祥教授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导致麻痹性肠梗阻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
晁恩祥教授认为在临床治疗时,首先,要坚持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色;其次,要针对主要病机制定治法;第三,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给药.并结合本例坏疽性阑尾炎伴麻痹性肠梗阻及ARDS患者实际情况辨证为气机失畅、腑气不通、中焦不运,治宜调理气机、通腑消胀,方用大承气汤加藿香、紫菀鼻饲,以提壶揭盖、通宣腑气.另予葱白等辛温通阳之品敷脐,以运三焦之气;再予木香等灌肠直达病所,发挥药效.......
作者:卢世秀;陈燕;张洪春;吴继全 刊期: 2008- 01
-
癌性疼痛的中医理论探讨
文章认为癌性疼痛的病因主要包括六淫邪毒、七情内伤、饮食失调、正气亏虚;而癌毒内郁、痰瘀互结、经络壅塞是癌性疼痛的基本病机,癌毒内郁是病机之关键,痰瘀是主要病理因素,二者因果为患,正气亏虚是癌痛发生的重要内在因素,病位涉及相关脏腑经络,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标实为主;解毒祛瘀、化痰通络是其基本治疗大法,消癌解毒是治疗关键,化痰祛瘀贯穿治疗始终.......
作者:程海波;吴勉华 刊期: 2008- 01
-
三焦腑病——热实结胸的证治概要与运用举例
对热实结胸从三焦腑证立论的观点,提出了具体完整的的证治概要,并以临床举例显示其运用价值,从而印证中医三焦之腑的客观存在性及其理论在辨证论治中的独立意义.......
作者:刘英锋;姚梅龄 刊期: 2008- 01
动态资讯
- 1 中医药科研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 2 从代脉的沿革探讨其临床意义
- 3 丁学屏诊治肥胖病伴高胰岛素血症经验
- 4 通络刮痧法对肝郁血瘀型乳腺增生大鼠乳房微循环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 5 灸药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的疗效观察
- 6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痹证临诊三要诀
- 7 明清鼓胀病医案证候规律研究
- 8 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实验研究
- 9 灵芝菌液治疗失眠症60例
- 10 35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阴阳两虚证判别分析
- 11 阿里红多糖抗衰老作用研究
- 12 《外台秘要方》与《太平圣惠方》中澡豆诸方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13 西黄丸联合介入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80例疗效分析
- 14 祛瘀生肌法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创面组织中MMP-8和MMP-13表达的影响
- 15 槐花散总黄酮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的工艺研究
- 16 眼疲劳中医预防与治疗
- 17 正交试验优选银翘散常压机器煎煮佳工艺研究
- 18 再生障碍性贫血γδT细胞亚群的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 19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诊疗现状与特点
- 20 健脾散结丸抗肿瘤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