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从中医理论谈艾滋病的发病机制
艾滋病(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死率极高,目前尚无根治办法.由于西药抗病毒疗法有诸多缺陷,疫苗的研制也困难重重,因此早在第十一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联合国艾滋病项目规划署就号召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把注意力放在发展传统医学,发掘草药和其他一些廉价有效的治疗方法上来.因此,......
作者:孙利民;危剑安;黄霞珍;陈宇霞 刊期: 2005- 02
-
中医外敷法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外敷法是妇科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将药物袋装加热之后直接贴敷在患部,以达到行气活血、祛瘀散结消肿的作用,对改善局部组织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有明显的效果.笔者通过中药外敷和中药灌肠对输卵管阻塞所致的不孕症进行治疗观察,现就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孙淑芳;师晶丽;潘艳玲 刊期: 2005- 02
-
参附强心合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病.多发生于冠心病、高血压病、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病等.心衰一旦形成,多反复发作且呈逐渐加重趋势,治疗难度大,致死率高.西药因其毒副作用明显,临床应用受到许多限制,因此,探求安全有效的抗心衰中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笔者应用参附强心合剂(自拟)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庆海 刊期: 2005- 02
-
糖尿病血瘀证研究进展
祝谌予于1978年提出糖尿病患者存在瘀血,报道了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糖尿病取得满意疗效.此后20年来,糖尿病瘀血研究及活血化瘀法的运用一直是糖尿病研究的热点,认为在糖尿病各辨证分型中,即便是没有瘀血的存在,也应防患于未然,将活血化瘀法贯穿于治疗的始终[1].......
作者:陈利国;马民;屈援;张春玲 刊期: 2005- 02
-
慢性肾炎中医治疗述要
建国五十多年来,应用中医理论和辨证论治的原则,结合西医辨病的方法,治疗慢性肾炎取得良好疗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拟从临床研究的进展结合笔者治疗经验,分4个阶段加以论述.......
作者:黄文政 刊期: 2005- 02
-
中华中医药学会2005年学术会议计划
......
作者: 刊期: 2005- 02
动态资讯
- 1 甘草提取物对奶牛乳房炎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
- 2 小鱼仙草微量元素含量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 3 “温润辛金、培本宣通”法治疗过敏性鼻炎临证剖析
- 4 通心络对血管紧张素Ⅱ致大鼠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
- 5 室性早搏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研究
- 6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桑黄总三萜的研究
- 7 中医辨证治疗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劳的临床观察
- 8 “读眼术”是运用中医思维打开情志疾病的大门
- 9 基于不同频率摩腹法干预对脾虚型家兔十二指肠黏膜细胞病理差异分析
- 10 复方葛根胶囊治疗107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 11 溃疡性结肠炎临证处方中止泻药运用规律分析
- 12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股骨钙、磷、镁、锌元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 13 《伤寒论》在中医脑病领域的运用体会
- 14 连建伟教授《神农本草经》药物效用解难举隅
- 15 倾向性评分法在中医复杂干预非随机化数据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 16 从健脾补肾立法论治男性不育症的辨证思路
- 17 干燥综合征的从脾胃论治观点探析
- 18 电针百会和足三里对卒中后抑郁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 19 HPLC-DAD法与UV-VIS法对丹红注射液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的质量控制研究
- 20 从代脉的沿革探讨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