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年第11期文章
  • 任琢珊教授辨治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

    任琢珊教授耕耘杏林四十余载,为第二、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作为其学术继承人,多年来随侍左右,颇有小得.今不揣浅陋,将任老辨治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整理如下,以就正于大家.......

    作者:赵永辰 刊期: 2005- 11

  • 仲景方在颅脑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神经外科手术越来越普遍,随之也出现了多种并发症,如术后顽固性发热[1],术后脾胃功能障碍如消化不良、顽固性呃逆[2],术后小便异常如小便不畅、尿崩、遗尿[3],术后头痛、健忘等等.近年来,在中医药辨证治疗颅脑术后并发症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比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经方加减使用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樊永平;张庆 刊期: 2005- 11

  • 静凝止动冲剂治疗混合型小儿多动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小儿多动综合征又称注意障碍-多动缺陷(ADHD),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行为异常性的疾病.临床以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广度缩小,性情不稳,冲动任性,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甚至出现社会适应障碍为主要表现.该病多于学前起病,呈慢性过程.......

    作者:徐金星;马斯风;余桂英;陈丽杰 刊期: 2005- 11

  • 解郁消痞汤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80例临床观察

    胃肠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常见的内科难治病.以顽固性上腹胀满、厌食、嗳气、焦虑、失眠、便秘或腹泻,检查无器质性改变为特点,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笔者在多年前即开始了对本病的研究,自拟解郁消痞汤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效果.近1年来,笔者又对处方进行了改进,并设立对照对本病进行了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跃东 刊期: 2005- 11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高脂血症是一种脂质代谢紊乱综合征,是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笔者自2000年起用健脾豁痰除湿,兼活血化瘀中药配合西药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10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立超 刊期: 2005- 11

  • 清热化湿通络法治疗痛风性肾病35例

    痛风性肾病,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蛋白质及富含嘌呤成分食物摄入量明显增加,导致痛风及痛风性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已引起肾病学者的高度重视.笔者在2001年~2004年间,采用清热化湿通络法治疗痛风性肾病患者35例,取得了较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军 刊期: 2005- 11

  • 逍遥散加减在皮肤科的应用

    逍遥散由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柴胡、生姜、薄荷组成,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之功[1].后世医家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化裁,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凡邪在半表半里者,出现肝郁脾虚之证,均可采用,以调其偏胜,扶其不足,使病去人安.笔者临床应用逍遥散治疗肝郁不舒、克伐脾土、脾失健运、气血失和而产生的各种皮肤疾患,收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岚;王萍 刊期: 2005- 11

  • 中医证候的现代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证候是中医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特定病理生理过程的认识,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也是辨证论治体系的基础.但是由于证候之间的界限模糊,辨证体系又有交叉,使得不同证候的概念互相交错,证候的诊断标准难以统一.而以往证候的诊断标准主要基于望闻问切得到的四诊资料,从资料获得的手段上来看,其中掺杂了医者过多的主观因素.因此,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中医证候已成为中医证候研究的重要手段.证候的现代生物学研究的目的是为......

    作者:郭淑贞;王伟 刊期: 200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