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3年第5期文章
  • 金匮肾气丸对肾阳虚大鼠ACTH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对肾阳虚大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方法:造模大鼠随机分成金匮肾气丸高、中、低剂量组,在喂药后不同时间(10d,20d,30d)观察对血浆ACTH含量的影响.结果:各中药治疗组ACTH量均不同程度增高;金匮肾气丸高剂量组优于模型对照组(P<0.05);金匮肾气丸低剂量组不明显(P>0.05);金匮肾气丸中剂量组增高明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郑小伟;宋红;李荣群 刊期: 2003- 05

  • 防石胶囊对保胆取石术后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

    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1,2],其优点是保留胆囊、取净结石、创伤轻微,不足之处是胆囊结石存在一定的复发率.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预防结石复发的中药防石胶囊,观察其对取石术后胆囊壁炎症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健;杨卓欣;黄明河;卢育才;张尚斌;张竞超 刊期: 2003- 05

  • 浅析《伤寒杂病论》中的预防思想

    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中医经典著作内容广泛,它不仅丰富了中医基础理论、临证医学、药物学、针灸推拿学等学科,而且在预防医学方面,继承了防病于未然的思想,提出了既病防变的措施,促进了中医预防医学的发展,使之更臻完善.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作者:周亦农;孙玉冰 刊期: 2003- 05

  • 清泄少阳、健脾益肾法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5例临床研究

    笔者自1997年6月至2001年12月,以清泄少阳、宣痹通络、健脾益肾法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6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有关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肖明辉;杨钦河;谷晓红;徐云生 刊期: 2003- 05

  •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认识方剂配伍的本质特点

    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立法之后,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剂量、用法和剂型,按照一定的组方原则配伍组合而成,是中医调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方剂的配伍规律是对方剂配伍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认识和概括,对于指导临床用方以及丰富和发展方剂学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是一个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课题,古今医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见解.谨以历代医家方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系统科学思想,对于方......

    作者:宋咏梅 刊期: 2003- 05

  • 经方的半表半里阴证

    厥阴病的概念经方的厥阴病,是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阴性证,与少阳病相对在称为厥阴病.人们对厥阴病争议多,而对厥阴病的提纲更是争论的焦点.......

    作者:冯世纶 刊期: 2003- 05

  • 全程温法治疗哮病之我见

    西医已明确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其病理生理学特点是气道变应性炎症(AAI).其主要特征是气道的高反应性(AHR),且在缓解期依然存在.西医从炎症机制出发,将糖皮质激素推到防治哮喘的第一线.临床实践证明,激素的使用确实提高了哮喘的缓解率,减少了复发,但长期应用仍有一定的副作用,包括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停药后病情反跳,即使长期使用吸入剂型也未能全部解决哮喘复发,加之部分哮喘患者对激素有对抗性.因此......

    作者:洪广祥 刊期: 2003- 05

  • 65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症状分析及中医辨证论治探讨

    本文在观察65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也称SARS)患者症状基础上,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分析.将非典型肺炎(SARS)命名为肺系瘟疫,其病情演变与心包、脾胃密切相关.肺热、湿浊、瘀阻为标实,气阴亏虚为本虚,高热期以邪热炽盛为突出,喘憋期以湿浊阻肺为突出,后期以气阴亏虚为突出,标本虚实中各有侧重.由于该病西医治疗使用大量激素,即使在该病的恢复期,许多患者也表现出热盛湿阻的证候,故治疗强调在固护气阴......

    作者:张晓梅;张云岭;杨祖福;金耀文;谭湘恒;潘淑丽;马允明;张长增;张英;冯桂兰;何丽萍;何玥辉;王梅英;李红艳;郭全;杨玉昆;熊富华;郭小强;宋乃光;姜良铎 刊期: 2003- 05

  • 60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四诊动态分布特点初步总结--附广东省中医院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辨治方案

    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nfectiousAtypicalPneumonia,IAP)中医四诊动态分布特点.方法:动态收集IAP患者中医四诊资料,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方法.结果:IAP早期多兼有卫表证及夹湿表现;中期多为热盛、湿阻,并可出现耗气伤正表现;恢复期则多表现为本虚标实,以正虚夹湿夹瘀为主要特点.结论:该病属于中医温病范畴,该病的中医四诊指标反映该病证候及病机,具有一定的动态演变特点.......

    作者:唐光华;林琳;何德平;杨志敏;汤翠英;许银姬;刘伟胜;罗云坚 刊期: 2003-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