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医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实施与体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DM)的患病率也在呈逐日上升的趋势,由于糖尿病是终身疾病,如何减轻和阻止DM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糖尿病研究的重点课题,故DM教育已成为DM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刘香弟;王春红;刘志宏 刊期: 2002- 10
-
对《伤寒论》保护脾胃的认识
开辟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在其所论中进一步阐发了之旨意,对保护脾胃功能的认识奠定了后世脾胃学说的基础.其论之精之妙备受后人推崇.本文就对保护脾胃的论点谈个人体会.......
作者:牛学恩 刊期: 2002- 10
-
良园枇杷叶膏的临床研究
良园枇杷叶膏由枇杷叶、桔梗、紫菀、甘草浸膏、杏仁水等组成,具有宣泄肺气、化痰镇咳之功效,我们曾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作了药效学研究[1],本文就对其临床验证加以报道如下:......
作者:王卫红;陈莲芳;许得盛;戚清权 刊期: 2002- 10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经验
输卵管阻塞是造成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约占女性不孕症的30%~50%,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思维方法,探索总结出一整套多元化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综合疗法,即四步七法.它根据人体行经期、经后期(卵泡期)、经间期(排卵期)、经前期(黄体期)的生殖生理特点,采用中药口服法、中药灌肠法、静脉滴注法、官腔治疗法(包括药物治疗及器械治疗)、穴位注射法、频谱照射法、阴道超导法等联合治疗输卵管......
作者:鲁献斌;赵芳;王臻;陈何红;杨德凤;王停;李萍 刊期: 2002- 10
-
从防己黄芪汤的组方配伍谈益气利水法
防己黄芪汤是益气利水的代表方,出自,功能益气祛风、健脾利水,治疗卫气不固,外受风邪而致的风水、风湿证.其配伍特点是益气与利水并行,标本兼顾,重在固本,体现了消补兼施之法.本文以防己黄芪汤组方配伍特点为切入点对益气利水法作一简单剖析.......
作者:李彦 刊期: 2002- 10
-
升降出入理论与哮喘治法的相关思考
哮喘是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为特征的反复发作性独立病证.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其病位主要在肺.本人在临床上从治肺入手,结合气机升降出入理论对哮喘病的治法进行了探讨.现总结介绍如下,供参考斧正.......
作者:张德新;刘本武 刊期: 2002- 10
-
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研究的现状与思路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因此,研究防治AS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近10年来,中医药在抗AS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检索了近10年的文献,就动脉粥样硬化中医临床与实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就存在的问题从方法学角度提出我们的见解.......
作者:王亚红;郭维琴 刊期: 2002- 10
-
张沛虬治疗危急重证验案
张沛虬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之一,他对疑难杂证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兹就其对危重症的治验介绍于下.......
作者:张子久 刊期: 2002- 10
-
医学信息论与现代中医学
21世纪已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正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人类知识的创造和积累日益加强,知识信息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在超过其他生产要素的总和[1].随着医学信息论的创立及被应用于中医学的各个领域,中医学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与创新.......
作者:文黛薇;皮至明 刊期: 2002- 10
-
从治疗风湿病谈中药的不良反应问题
随着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潮流,中医药走向世界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更多的人期望通过中医药神奇的疗效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但随着中医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由此而引起的不良反应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作者:王伟钢;王继东 刊期: 2002- 10
动态资讯
- 1 外感咳嗽之三阳合治
- 2 糖肾平胶囊对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及其对TGF-β1/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 3 祝谌予治疗不寐证经验
- 4 运用平针法治疗风寒闭阻型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观察
- 5 血管紧张素Ⅱ-NADPH氧化酶-活性氧通路在慢性心肌缺血血瘀证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 6 基于神经网络的舌体胖瘦分析
- 7 芩连合剂对Hp相关慢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bFGF mRNA、iNOS mRNA及PCNA的影响
- 8 化浊解毒和胃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癌相关基因的影响
- 9 韦贵康分期辨证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 10 养阴与益气活血方药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抗凝和纤溶等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 11 刘持年应用益心健脑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
- 12 李佩文治疗前列腺癌经验举隅
- 13 秦子文对中药药性及相关理论认识
- 14 彭清华辨治黄斑囊样水肿经验
- 15 羚羊角胶囊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脉压及左心室质量的影响
-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活动期53例
- 17 张骠基于升降理论辨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
- 18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测评工具的研制与思考
- 19 补肾化瘀解毒方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uPA及PAI-1的影响
- 20 中医胃腑临床的形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