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0年第6期文章
  • 陈修园论治消渴病经验初探

    清代医家陈修园,一生精研医理,普及医学,且临床精通内、妇、儿各科,经验丰富.其所著的、、、等书中,在论治消渴病方面有颇多创新,其经验对该病的临床治疗和理论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兹就陈修园论治消渴病的经验作初步探讨如下.......

    作者:刘德荣 刊期: 2000- 06

  • 阴萎阳萎辨

    《中国医药学报》1999年第5期所载夏树同志一文,本人拜读后认为作者就阴萎病名作了定论,并从历史沿革方面对阴萎阳萎病名混淆的原因作了探讨,对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作了总结,内容较有新意.笔者长期从事性功能障碍的研究工作,对作者以阴萎病名来与女性性功能障碍划等号,认为中所提阴萎即单指女性一说尚有疑问,特提以下观点与作者商榷.......

    作者:卢子杰;徐建云 刊期: 2000- 06

  • 论升而举之以助其阳与降浊去瘀的对立统一

    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是我们在临证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何谓实?何谓羸?何谓虚?何谓盛?这些是辨证施治中必须明确的问题.因为实质总是掩盖在现象之中,大实是蔽在羸状之下,至虚是藏匿在盛候之内的.......

    作者:耿昱 刊期: 2000- 06

  • 先病后证,判明邪正消长态势是辨证的关键

    中医临床以辨证论治为主,望闻问切、理法方药是主要的诊治方法和理论依据.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生知识结构的改变以及医疗知识的普及,现代中医看病常借助现代理化检查手段,尽可能明确所患疾病,然后再辨证分型、拟定治法、遣方用药,或者直接用基本方随症加减.由于中医病的概念是模糊的、笼统的,证的内涵和外延也不确定;而西医病的概念是清晰的、确定的,并具有固定发展变化规律.......

    作者:汪涛;姚实林 刊期: 2000- 06

  • 升提法验案3则

    呵欠案王某某,女,28岁,教师,1990年10月20日初诊.患者长时间来呵欠频频,至晚间更甚,每晚约7-9时呵欠连续不断,旧欠未罢,新欠又作,欲努力呼吸以平息之,但不济事,乃至于每晚此段时间嘴巴久张难合,呵欠时涕泪俱流,胸闷不畅,约9时以后症状方减轻.患者身为教师,每晚都需备课,由于呵欠困扰而严重影响,深以为苦.平日精神困倦,眠纳二便均无明显异常,观其形体瘦弱,舌瘦,苔薄白,脉沉弱.......

    作者:储金根 刊期: 2000- 06

  • 略论临床辨病势

    上工治病,先辨病机,病机赅言病因、病性、病位、病势、标本诸多要素.其中,病势即疾病发展变化之趋势,古典医籍常以传变和转归概括之.在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中,由前一阶段变化为现证这一阶段称传变,从现证向未来的归宿转变称转归(即预后).因传变与转归具有连贯性,不能绝然分开,而辨治疾病主要着眼于现在和未来,故本文旨在从病证演变的一般规律出发,探讨辨病势的思路方法.......

    作者:胡学军;曾松林 刊期: 2000- 06

  • 中医西医化的现象原因与对策

    中医西医化问题近来颇受关注,许多专家、学者就中医西医化的概念(1)、中医学应不应该西医化(2)、中医应如何进行现代化(3、4)等方面进行讨论,这对中医学今后的发展无疑有积极意义.中医理论西医化现象由来已久,大量出现在一些中医论著中,甚至在高等院校教材中也屡见不鲜,给中医理论体系造成了许多混乱,应当明确加以反对.......

    作者:金光亮 刊期: 2000- 06

  • 中医药科研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十一世纪,中医药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医学模式和人类健康观念的转变为中医药学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现代医学以科学技术为辅翼,正飞速发展,形成对中医药学的严峻挑战,中医药学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道路,中医药现代化已是势在必行,中医药科研现代化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目标的必由之路,科研现代化,创新是灵魂,科研如何创新是摆在广大中医药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难题,现仅结合中医药理论的......

    作者:赵兰才;武维屏 刊期: 2000- 06

  • 补肾活血法改善肾衰大鼠骨代谢异常的实验研究

    慢性肾衰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所引起的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肾功能衰竭可以并发多系统的损害,由于肾功能衰竭时肾脏内分泌功能异常等原因,会导致骨代谢异常,引发肾性骨病.特别是近年来,各种替代疗法的广泛应用,肾衰病人生存期的延长,使肾性骨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成为慢性肾衰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因此,研究改善肾性骨病骨代谢异常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是观察补肾活血法对肾衰大鼠骨代谢异常的影响,发现......

    作者:张宁;张宇忠;齐尔家;金松树;罗燕楠;焦强 刊期: 2000- 06

  • 超滤技术在中药注射液制备中应用的体会

    超滤是利用超滤膜在外界压力持续作用下,将溶液中不同分子量的组分分离提纯的一种技术.近年来,医药工业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这种技术分离提纯有效成分(1),制备注射用水(2)和中药注射液(3).我们将超滤技术用于清开灵注射液的制备,在有效成分的保留、杂质和热原的去除、澄明度及颜色方面都较原工艺有了提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翠莲;郝素梅;薄少英;刘爱鸾 刊期: 2000-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