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1999年第6期文章
  • 针刺配合穴位封闭治疗坐骨神经痛78例疗效观察

    坐骨神经痛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且治疗效果亦不甚满意.笔者于1995年9月至1996年3月共收治78例坐骨神经痛患者,均采用针刺配合穴位封闭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俐黎 刊期: 1999- 06

  • 中医药对晚期肿瘤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1996年1月至1998年9月,我们观察了中药对晚期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作者:徐咏梅;王笑民;王禹堂;饶燮卿 刊期: 1999- 06

  • 舒心口服液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病证,见于多种心脏疾病,常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影响生活,降低或丧失工作能力,甚至成为病人猝死的直接原因或潜在危险.目前,虽有不少治疗心律失常的西药,但据不少临床报导,许多患者不是疗效不满意,就是出现了随剂量增加而增多的副作用,限制了药物的应用.......

    作者:邵静 刊期: 1999- 06

  • 小柴胡汤加减治愈高热病的体会

    1981年曾治愈一例高烧数月不退的患者,诊治二次,发烧即退净.兹将病例介绍如下,并谈点儿个人体会,谨供同道们临床时参考.......

    作者:焦艺苹 刊期: 1999- 06

  • 对中医肿瘤病因病机与治疗的思考

    中医治疗肿瘤已有数千年历史,积累了许多丰富的宝贵经验,它有独特的诊疗方法与临床疗效.但总的来说,疗效还不尽如人意,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中医对肿瘤的病因病机及恶性肿瘤的本质尚缺乏深刻、全面的认识,还没有形成一套较完整的中医肿瘤理论体系及清晰的治疗思路.......

    作者:杨新中;李金彩;邹银水;张其军;谭晓云 刊期: 1999- 06

  • 丁书文对扩张性心肌病的病机探讨与治疗体会

    丁书文老师业医30余年,在多年临床中对扩张性心肌病采用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笔者从师临证多年,获益颇多,故将其心得简述如下.......

    作者:李晓;张宁宁 刊期: 1999- 06

  • 糖肾康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西方国家因糖尿病肾病尿毒症透析者占有透析人数的3/5,糖尿病肾病早期为微量白蛋尿期,又称为临床前期,预示进一步发展可成为临床糖尿病肾病,后形成终末期肾病.......

    作者:李俊德 刊期: 1999- 06

  • 胃脘痈证治辨析

    胃脘痈属中医内痈病范畴.现代医学称之为上消化道穿孔病(即胃穿孔病).本病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具有发病急骤,变化迅速,不及时诊治则死亡率高等特点.对本病的脉症、预后作了扼要地论述,对后世研究本病具有指导意义.但因限于历史条件,所论简略不详,有必要进一步探讨辨析.......

    作者:杨爱华;赵业勤 刊期: 1999- 06

  • 清降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GERD)指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降低,导致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胸痛、反酸、嗳气、反食等主要症状,重者可引起食管炎、食管癌等,甚至可导致食管外组织损伤,又称食管源性疾病:如症见非心源性胸痛、慢性咳嗽、哮喘、声音嘶哑、咽痛等.......

    作者:刘小北 刊期: 1999- 06

  • 论糖尿病中医临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糖尿病的中医临床研究,跌宕延绵起伏,逐渐完善、发展迄今已有二千余年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何提高糖尿病的防治效果,再创辉煌?面对现实,承认不足,兼容并蓄,遵循中医学术自身的特点,认真探索糖尿病中医临床研究方法,值得广大学者深入探讨.......

    作者:程汉桥;张燕 刊期: 1999-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