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 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介绍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本刊栏目设置
学术动态、学术动态、论著、优博专栏、临证经验、学术流派、思路与方法、综述、研究报告、临床报道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中华中医药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中医药杂志社征稿要求

  1. 文题:题名应简洁、确切、醒目,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中文题名一般18个汉字以内;英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第1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有词首字母大写),定冠词“the”省略;一般不使用副题名。

  2. 作者及其单位:作者一般不超过12名,作者姓名及排序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使用全称,地区、邮编)加圆括号另列于作者姓名下,不同单位作者右上方加数字上标,以示区别,不同单位以分号分隔。指定通讯作者,并补充通讯作者详细联系方式(包括具体地址、邮编、固定电话、传真、E-mail等)脚注于文题页。指导者加圆括号列于作者姓名旁,其他要求同作者。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在前大写,名连成一词,加英文连字符,不缩写)、单位名称应进行英文翻译(按统一公布名称),作者名应全部列出,其他格式同中文要求。

  3. 摘要、关键词及基金资助:中文摘要200~300字,列于关键词前;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对应。摘要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段格式撰写;指示性摘要(200字左右)可除外。

  所有栏目应附关键词3~8个,且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对应。西医学尽量使用最新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交流中心编译的《中文医学主题词表(CMeSH)》中的汉译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CMeSH还原为全称,如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89年及以后各版)矛盾,以后者为准;中医药学使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情报研究所《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医药词语英文翻译参考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中医药名词》(科学出版社,2005年),以意译、直译相结合,中医药专有词汇建议音译。

  基金资助要求中英文对照,请查找原始英文。

  4. 引言(或绪论):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可简要介绍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国(内)外未曾报道”应写“笔者未见文献报道”。

  5. 正文:一般论文不强调统一格式,临床和实验研究类文稿内容格式宜有共性,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一级标题用黑体,二级以下标题用“1.”“1.1”“1.1.1”等标注。

  6. 结论:应准确、完整、精练。如果不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7. 科技名词术语:使用1989年以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医学名词》《中医药名词》和医学相关学科的名词,暂未审定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医药词语全文应统一。

  使用英文缩略语,文内首次出现时,应先注明中文全称,括号内注明英文全称及缩略语。中药一药一名,不可连写,使用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名称或常用名,一药多名者,文稿中应统一;如属引用医籍内容,可按原书所用;地方药应加以注释。西药中文名称应按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化学名,可在括号内标注商品名。草药注明拉丁学名。中医古籍使用全名,如文章内容需要,可标注相关版本信息。

  8. 图表、数字及计量单位:图表要求少而精,病理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表格编排采用“三线式”,每幅图表冠有图题或表题,表内同一指标的有效位数应一致。正确使用阿拉伯数字及中文数字。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按照GB 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具体可参阅《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9. 符号和缩略词:数字公式、计算式和化学方程式、分子式等均应用符号书写,可另注明所用文种(如拉丁文、希腊文、日文)、字体(正斜体、大小写)和形式(上下角标)等。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

  10. 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的、对本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正式文献,以近期发表文献为主,内部资料、文摘、转载、保密资料、未发表论文等不得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本刊不再受理无参考文献的文章。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内标注及文后参考文献标注格式参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本刊规定,在引文末右上角按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注明,如[1]、[6,15]、[2-5]。日文文献中的汉字不可用我国的简化字代替,可提供参考文献首页复印件以备核实。

  参考文献的作者1~3名应全部列出,3名以上作者只列前3名,之后加“,等”,英文加“,et al”;外文作者姓列在前,名列在后,且缩写不加缩写点。外文杂志名称按《Index Medicus》中医学期刊名称缩写书写,不加缩写点。示例:

  【期刊】作者.文题.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

  [1] 邢玉瑞.有关“证”概念争议的问题探讨.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6):2247-2251

  [2] 梁宜,杜俊英,房军帆,等.电针治疗大鼠骨癌痛的镇痛效应及其对外周阿片受体表达的干预.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1):4877-4882

  [3] 杨冰,秦昆明,徐滢,等.决明子生品及炮制品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8):3294-3299

  [4] Bahadir M G,Hizir K,Mine G,et al.Bombesin ameliorates colonic damage in experimental colitis.Gig Dis Sci,1999,44(8):1531

  【书籍】作者.书名.卷(册)次.版本(第1版不著录,其他版次需著录).出版地:出版社,年份:起页-止页

  [1] 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12-214

  [2] 诸国本.建设中国特有的中医药管理体制//崔月犁.中医沉思录(一).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213-215


期刊引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中医药杂志发文量
中华中医药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华中医药杂志往期文章
  • 雷公藤在HIV-1/AIDS辅助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

    查阅近2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雷公藤抗HIV-1活性单体的药理学研究、对HIV-1患者免疫激活的影响、单体成分的毒理学、制剂中单体含量及药动学研究做一概述,旨在分析雷公藤在HIV-1/AIDS辅助治疗方面的应用趋势.......

    作者:李春杏;李太生;朱珠;谢静;吕玮 刊期: 2015- 08

  • 小红蒜总萘醌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小红蒜有效部位总萘醌的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UV和HPLC,以总萘醌含量,异红葱乙素、红葱乙素和红葱甲素含量以及固形物收率为指标,比较回流法、超声提取法、渗漉法、冷浸法以及热浸法的提取效果,并结合单因素实验与正交试验,优选佳提取方法及其工艺参数.结果:回流法提取小红蒜总萘醌效果佳,佳工艺条件为:10倍量85%乙醇回流2次,每次2h.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科学合理、经济环保.......

    作者:唐雪澜;李心蕊;马欣;阙晓;苏靖;邱明丰 刊期: 2018- 12

  • 基于循证医学在中药方剂配伍研究中的思路探讨

    文章分析了中药新药研究中现有的实际问题和循证医学的价值及应用现状.结合中医药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循证医学在中医方剂配伍研究中的思路以作探讨.这种思路是基于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大量RCT研究、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既往文献研究的数据再挖掘,方剂再整合创新的思路,探索中药配伍中新的规律及创新点.......

    作者:张大铮;刘敏;段俊国 刊期: 2012- 10

  • 论《伤寒论》方每服汤量调整中体现的儒家中和思想

    儒家通过“礼”对“义”恰到好处、不偏不倚的表现,来体现“仁”,其中的“义”又有中和的意思.自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其思想也影响到东汉末年生活的张仲景,如《伤寒论·序》中提到了“孔子云”等词,而“中和”思想更在《伤寒论》方剂的每服汤量中体现出来.通过调整其中差异来表现维持胃气受纳正常,达至人身气机通畅之和谐.儒家的“义”与《伤寒论》的每服......

    作者:陈楚为;陈明城;肖相如 刊期: 2017- 11

  •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医基础方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风热犯肺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风热犯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抛硬币法将60例AECOPD风热犯肺证患者(病程≤3d)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疏风解毒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中医证候积分改变情况、血常规,发热患者平均退热时间,并于入院时留取外周血清行常见呼吸道病......

    作者:朱春冬;邓雪;王胜 刊期: 2018- 09

  • 国医大师洪广祥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经验探析

    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是著名的中医肺病学专家,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的诊治见解独到,提出了慢阻肺稳定期“气阳虚弱是本虚,痰瘀伏肺是标实”的病因病机观点,确立了慢阻肺稳定期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文章以洪教授诊治慢阻肺稳定期的病因病机为主线,重点阐释其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本虚标实的方药及治则特点,以期推广洪教授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临证经验.......

    作者:龚年金;兰智慧;朱伟;张元兵;刘良徛 刊期: 2018- 03

  • 健脾益智胶囊对MCAO大鼠海马NT-3、GAP-43、SYP-P38、PK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脾益智胶囊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大鼠海马神经营养因子-3(NT-3)、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空触囊泡蛋白-p38(SYP-P38)、蛋白激酶A(PK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MCAO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采用免疫组化法于术后7、14、28d观察海马NT3、GAP-43、SYP-P38、PKA表达情况.结果:术后7d,中药组N......

    作者:冯珂;纪立金 刊期: 2017- 07

  • 按摩结合针刺辨证施法治疗急性腰扭伤108例疗效分析

    腰部是人体的中枢,肌肉和关节结构复杂,尤其是腰骶部,经常处于负重下的运动状态,此处活动范围又大,受损伤的机会很多.另外,腰部先天发育异常较多,而且容易发生退行性变,所以腰部很容易发生急性损伤.笔者整理自1992年以来完整病例108例总结如下.......

    作者:郜志广 刊期: 2001- 04

  • 红景天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肾上腺髓质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红景天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肾上腺髓质素(AM)及其受体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RLR)表达的影响,探讨红景天促进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可能机制,了解红景天苷是否为红景天该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建立Wistar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造模前7d开始分组灌胃生理盐水、红景天或红景天苷,灌胃持续至造模手术后第7天,处死动物取心脏标本,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测定梗死心肌边缘区和非梗死区CD31阳性反......

    作者:姜晓斐;施海明;罗心平;李勇;敖红;黄爱民 刊期: 2011- 10

  • 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病的相关机制研究及中药复方的干预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适宜的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T2DM并发高血压病的可能机制及中药复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5周联合一次性腹腔注射30mg/kg链脲佐菌素方式造模,成模2周后大鼠分别给予盐酸吡格列酮(2.7mg/kg)和中药复方(3.8g/kg)灌胃,连续干预14d,测定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素-1、收......

    作者:赵静;刘进娜;王帮众;张广霞;刘碧原;张媛凤;谢鸣 刊期: 2016- 09